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沙皇巨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沙皇巨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景舰在日俄战争中做什么了?
所谓三景舰,就是甲午前日本建造的松岛、严岛、桥立3艘防护巡洋舰,因为舰名取自日本三景,所以又被称为三景舰。
为定远、镇远而生的三景舰
三景舰是由法国白劳易设计,目的是为了对付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因此特意装备了320毫米的主炮。当然,事后证明这个设计很渣,320毫米火炮虽然威力大,但是射速慢,而且因为缺乏实弹训练,所以在黄海海战里平均1小时才能发射1发炮弹,战果自然也是零蛋。
不过三景舰上装备了大量的120毫米速射炮,松岛有12门,严岛和桥立都是11门,大量的120毫米速射炮在甲午海战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算是发挥了一点作用。
到日俄战争时,三景舰已经属于老弱病残了,被编入老旧战舰组成第3舰队第5战队,承担警戒、支援任务,参加了围堵太平洋舰队、对马海战等战役。
围堵太平洋舰队之战
1904年8月10日,在旅顺的俄太平洋舰队突围,东乡平八郞率联合舰队堵截,三景舰也参加了战斗。不过此战的主力是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三景舰由于老旧不堪,因此主要是负责在外围对付对方的小型军舰。
战斗中严岛号多次中弹,侧舷的120毫米速射炮被打坏,不得不退出战斗,而松岛和桥立运气不错,除了挨了几发近失弹之外没什么大的损伤,所以坚持到了海战结束,不过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
对马海战
1905年5月27日对马海战时,三景舰再次披挂上阵,不过和上次一样,它们依然只能充当配角的角色,主要对付一下俄军的巡洋舰和各种辅助船,而且命中寥寥。
根据日本的资料,在海战里严岛和桥立的120毫米速射炮曾经命中了一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和一艘维修船。至于三景舰的320毫米主炮,还是一无所获。
5月28日,三景舰和日本舰队主力在独岛追上了溃逃的俄国舰队,再次发起进攻,不过这次作战三景舰基本没有斩获,打了一次酱油。
以上就是三景舰在日俄战争时的表现,可以说聊胜于无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所谓三景舰,是甲午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的三艘主力舰:松岛号、严岛号、桥立号。
在甲午战争中,三景舰都是相当先进的军舰。
以松岛号为例,排水量高达4000多吨,仅仅比北洋水师的2艘铁甲舰小,大于其余所有的中国军舰。
北洋水师除了铁甲舰以外最强大的2艘军舰,经远和来远两艘装甲巡洋舰,排水量只有2000多吨
它的火力非常厉害,除了1门320毫米后膛主炮炮以外,还有高达12门120毫米速射炮,12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为13门。
而经远和来远只有4门。
三景舰的速度很快,松岛号的速度为16节,高于所有北洋水师军舰。
然而,三景舰既然强调了火力、速度,防御能力自然就要弱一些,毕竟只是4000多吨的军舰。
三景舰的装甲甲板厚40毫米,主炮炮座300毫米,司令塔厚100毫米,还不如经远和来远两艘装甲巡洋舰。
甲午战争中,三景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3艘军舰完全发挥自己的特长,以高速切断北洋水师的阵型,然后集中惊人的火力轰击北洋水师较弱的军舰,再对付2艘铁甲舰。
当时三景舰一共有120毫米速射炮34门之多,几乎相当于整个北洋水师的中口径火炮数量。
同时三景舰的120毫米火炮全部是速射炮,射速比北洋水师同类火炮高3倍。
可以这么说,单单三景舰的火力就几乎可以压制整个北洋水师。
要知道,联合舰队还不止三景舰,还有诸如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号等4艘强大军舰。
海战中,三景舰的作用巨大,不过因装甲薄弱,也有一定损失。
松岛号伤亡为全部日舰中最惨重,死57人、负伤56人,死亡人数占日军一半,负伤者也占了三分之一,军舰属于重伤,后期维修了1个半月才能出港作战。
严岛号被大口径火炮击中2次,小口径火炮击中多次,受伤不是很重。
桥立号损失最轻,只被大口径火炮击中1次。
这三艘军舰都是1890年前后下水,到了日俄战争1904年已经使用接近15年,相当老旧了。
所以,三景舰在日俄战争中,都是在一线的次要位置。
松岛号参加过围堵旅顺俄军舰队的海战,但没有中弹记录,客观说明它并不在最前线。
桥立也是一样,没有损失。
严岛号有14人战死、15人负伤,却没有对俄舰的命中记录。
1905年同俄军太平洋舰队决战中,松岛舰上仅有一人因为炮弹碎片而受轻伤,说明它仍然是在掩护主力的位置。桥立受到两发炮弹命中,7人负伤。严岛号则没有人受伤。
可见,日俄战争中,三景舰都是打酱油的。
其实海军这种东西的更新换代是很快的。
当年又是海军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15年军舰已经面目全非了。
1885年中国向德国订购的两艘7335吨级的定远级铁甲舰正式加入北洋水师的战列,而日本看到之后深受刺激,欲于中国角逐的日本为在海上找回些许优势,便向法国订购一级装备大口径舰炮的舰船希望能与中国定远级相抗衡。最终在1886年得到日本天皇的拨款批准建造新一批战舰,其中就包括所说的“三景舰”,而其中海军经费占年度军费的96%,而“三景舰”的建造军费就占了日本海军经费的44%。所说的三景舰是指三艘以三个景别名字命名的军舰。
首舰松岛
号主炮是放在舰尾的,其他两艘是放在舰首
由于经费有限,日本的“三景舰”由6000吨级的一等海防舰改为4000吨级的二等海防舰,计划建造三艘。中国定远级不是装备305毫米口径的火炮吗,那好,我的火炮就要比你的大。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日本向法国订购的三艘军舰都装备了320毫米的火炮,并且还想使用42倍径的。不过4000吨级这个小身板根本扛不住这么重的炮,所以后面的设计是一艘舰扛一门35倍径的320毫米炮,除此以外还装备10门120毫米速射炮。所以这么小的船扛这么重的武备和后来日本的设计思路一样压榨舰船的吨位,是典型的小船扛大炮。
但是在甲午海战中,这三艘舰上的320毫米也没打出去几发,而且没有一发命中目标,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中口径速射炮。可以从大口径舰炮的命中率就可以看出北洋水师的炮兵训练有素,在炮弹装填的时间以及命中率都远远高于日本。但是也正是这三艘舰上的320毫米炮给了日本抗衡中国的自信,虽然在海战中其大口径舰炮没有用处,但是就相当于一个定心丸让日本人觉得自己有能与之抗衡的能力。不过4000吨级的身板还扛这么重的炮,其防护基本上都是裸奔,在海战中,中国定远舰一枚榴弹就可以轻易击穿“三景舰”首舰松岛号,并且直接一发炮弹让松岛丧失战斗力。
图中画的是被定远命中后日军死伤惨重的画面
不过到了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三景舰已经非常落后了,因为在甲午海战同年,英国开始建造前无畏舰,这是海军史上革命性的改变,在1898年被列为二等巡洋舰,在日俄战争对马海战中被编入第五战队,也就是二线部队,此时的海战已经成为前无畏舰的主场,所以这些老舰也没帮上什么忙,在战后被降级为训练舰,其中松岛号在1908年在澎湖列岛的马公岛自爆沉没。
谢谢邀请!
有关近代海军史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
(日本三景之一:松岛)
(日本三景之一:严岛神社鸟居)
(日本三景之一:天桥立)
所谓的三景舰,是指日本明治维新时代为了对付中国北洋海军的“定远”舰,由法国设计师白劳易操刀设计,以法国海防炮舰“黄泉”为参考的3艘穹甲巡洋舰,因为分别命名“松岛”“严岛”“桥立”,取的是日本三个著名景观的名称(松岛、严岛神社、天桥立。其中严岛神社可能现代中国人最熟悉),所以被统称为三景观舰,简称三景舰。
(新建成状态的“松岛”舰)
这三艘军舰每艘的正常排水量超过4000吨,主炮是1门320毫米口径的巨炮,另外以炮房式布置了多达12门120毫米口径速射炮(“严岛”“桥立”各为11门),火力极为凶猛,其短板则是动力配置有点小马拉大车(蒸汽机所需的蒸汽压力极高,锅炉难以匹配),从诞生之后就问题不断。
(“桥立”舰侧视图)
(日俄战争时代的三艘三景舰的同框照片。对比甲午战争时的状态,这一时间三景舰最大的变化是桅杆上的桅盘被拆除,另外加高了上桅,安装了无线电天线)
三景舰首次集体亮相是在甲午战争中,作为当时日本海军的主力舰,参加了黄海大东沟海战、威海之战,是北洋海军的死敌。到了10年之后的日俄战争时,这三艘巡洋舰已经是廉颇老矣,主要执行的是辅助性的任务,3舰当时都编在第三舰队,战争中曾担任对马警戒,旅顺口外警戒,1904年8月10日在旅顺口外发生的黄海海战中充当辅助配角,1905年日本海海战中充当辅助配角。
三景舰到日俄战争时已经过于老旧,被编入日本主要由老旧舰只组成的第三舰队,编为第五战队。
这几只军舰参加了封锁旅顺口战役,黄海海战和对马海战。在战斗中鲜有战绩。
唯一取得战果的是“松岛"舰,该舰在对马海战中击中了俄国的苏沃洛夫号军舰,在鱼雷艇的帮助下击沉了它。
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战果了。
奥匈和沙俄是否研制过坦克?
奥匈和沙俄都是于一战后灭亡的,而在一战中装甲兵还刚刚起步,英国人首先发明了这种装甲怪兽,虽然这种新式武器的作用比当时的骑兵耐操,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人们普遍都没有意识到坦克未来的发展和决定性作用,无论哪个国家都是将坦克作为步兵的辅助兵种来使用而已,就算是到了二战,法国人也只是将坦克作为移动炮台来执行被动防御作战,只有德国充分发挥了飞机坦克的速度和冲击力完美的诠释了闪电战的威力后,世界各国才真正意识到坦克的前途不可限量。
(一战德国坦克)
因此在一战中,坦克只在几个比较发达的国家量产了,英国人总共生产了2800辆,法国人生产了5300辆,德国人生产了1000辆,美国人就比较厉害了,生产了19200辆。而在东部战线死扛的奥匈和沙俄作为当时的二流国家,对于先进技术的眼界自然没有当时的英法德那么高,因此对于坦克这种新生事物的接受也就慢得多。
俄国在一战中设计并小批量生产过一些坦克,但是基本上都是奇葩,比如这款号称战斗民族的黑科技产物,沙皇坦克,看下图:
沙皇坦克最初的目的是设计成可以翻越一切障碍的全地形车,于是乎设计了两个巨大的轮子,在上面前后左右加装了四门巨炮,炮塔采用全封闭设计,这一破天荒的设计也被人送“巨型三轮车”的绰号,这一天才发明最终在1915年8月的首秀中,陷入了莫斯科郊外的泥沼之中难以动弹,最终化为了一堆废铁。
奥匈帝国作为当时的第六大工业国当然也不乏天才的创意和设计,比如当时这个叫做Motorgeschütz的玩意(请忽略那只鸭子),科幻感十足,前后辅助双驱动,内置履带设计,然而当时的奥匈皇帝压根看不上,一直停留在图纸和模型之上,现在作为模型被还原似乎还略显呆萌,满满的黑科技感!
关注吐槽君,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内容等你来看,谢谢!
一战进攻战术是如何发展的?又有哪些运用到后面的战争中?
爆发于上世纪初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波及世界范围的战争,无论是战争的规模、惨烈程度都超越上千年来的历次战争。
而这次大战中也诞生了许多优秀且影响深远的战术,现在就由肥鹅来给大家举例:比如,由德国步兵上将奥斯卡·冯·胡蒂尔发明的胡蒂尔战术,一般理解为渗透战术。一战中,德军在尝试过大规模突击遭到巨大伤亡且收效甚微后,决定改变战术放弃了大规模进攻的方式,采用了这种新式的渗透战术,在这个战术中德军作战的目的主要是进行包围战,向敌军的侧翼进军,避开敌方重兵防御的正面,以最快的速度,扰乱敌军的部署已达到包围,进而分而歼之的目的。
该战术一般是由小的作战单位来执行,渗透到对方的防御体系当中,打击重要目标,切断交通线,割裂防御部署之间的联系,为正面的攻击创造条件,但是步骤确是换汤不换药。
第一步、进行火炮弹幕攻击,火力密集且猛烈,通常都能达到不俗的效果,并且阻止后援部队的增援速度;
第二步、德军突击部队在火炮的掩护下,突入敌军防线薄弱点,并且绕开敌方主力,奔向敌方指挥所和炮兵阵地,拿下这俩后,敌军犹如没头苍蝇,顿时方寸大乱;
第三步、重装突击部队开始扫除敌军其他的据点,重装部队不同于常规部队只装备刺刀和步枪,往往重装部队装备有火焰喷射器、机枪、迫击炮、手榴弹还有著名的MP18冲锋枪(当时为了适应堑壕战而研发的,并在“鲁登道夫攻势”中居功至伟)等杀伤力颇大的步兵武器;
手持P18冲锋枪(由于该枪的独特的枪管散热装置,我国俗称花机关)的德军军士
第四步、在清理完敌军的主要据点后常规部队可发动全线进攻清除剩余的敌军部队。
但这种“突击群”战术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即对后勤补给的要求比较严格,这点对于战争后期的德军来说是很难维持这种持续的攻势的。
一战德军中的突击步兵画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乃至后来的战争中仍可以见到渗透战术的影子,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使用的钳形攻势,在各个战场屡次得手,屡试不爽。配合更加先进的坦克取代了骑兵的快速机动性再加上斯图卡的俯冲轰炸,直接将包围作战升级为闪电战。而在德军重型突击队战术的影响下,苏联红军也组建了重型突击部队,他们身穿钢制防弹衣,装备“波波沙”冲锋枪和手榴弹,专门清除德军的楼房里难以清除的火力点。
如有疏漏,还请多多斧正。
我是肥鹅,一个热爱历史的码字鹅,请切莫吝啬您的赞,它将是俺不断前行的动力!
战争中运用的战术和艺术都是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而一战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1次大规模的使用热武器,可以说这次战争比古代的任何一次都要更加的惨烈。在一战中有许多新型的战术被利用,但是这些战术有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却被证明并没有多少作用。到了二战以后,有些一战时的战术已经非常陈旧,但是有一些也是推陈出新,这导致了二战时候的变化很大。
在早期的阶段各国基本上都崇尚着人海战术,而且主要的思想也都是以歼灭敌人为主,抱着谁能够更多的消灭敌人,谁就能够占据战争的优势。当时的战术大多都是以歼灭为根本设计的。尤其是到了中期之后,面对着机关枪的疯狂收割,大批的士兵在平地上发动进攻几乎就是活靶子的存在。
到了中期之后,火炮的登场也使得战术有了新的变化。双方都开始用火炮互相轰击然后再发动战争,但是此时大部分却连步兵和炮兵的协同作战都不会,此时同盟国也依然被德国压制。
因此这些专注于进攻的战术在二战时已经变得非常落后。一战时还催生了飞机的使用,但是当时飞机并没有像二战一样作用如此巨大,大多都是当作辅助的侦察装置,先利用飞机去侦查对方的阵地,然后再进行更有效的大炮打击。除此之外德军方面还使用了毒气战争,这的确比炮弹有用很多但是随着对手佩戴防毒面具这个战术又变的过时,又回到了阵地争夺战。
而在索姆河战役时,英国首先使用了坦克突破了德国的防线,再后来更是熟练的运用这一新型武器,后来同盟国方面更是发明了多兵种的联合作战,盟军在侦查方面做得比较突出,飞机还配备了声音探测装置,通过侦察能够让地面的炮兵了解敌方阵地的情况,从而更加精准的打击,那时候英国方面也使用侦查兵先开道,然后再以后续部队跟进,使得步兵的作战和生存能力都大大增强。
到了二战大家对于哪些战术比较好用都心里有数了,那时候已经了解到科学才是战争进步最快速的方法,专注于进攻的战术遭到了抛弃,因此一战相比于二战才有着如此大的变化。
特种部队的雏形—风暴突击队的“渗透战术”
在一战战争初期,各国还是延续之前一贯使用的大兵团突击战术。在进行持续数天的猛烈炮击之后,再步兵机集群冲锋。但是新式战壕,暗堡等修筑简单快捷,而轻型速射火炮,马克沁机关枪等投入使用,防御方投射火力大幅度增强,在经过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屠宰场阵亡数十万而又徒劳无功后,德军开始思索新的进攻战术。
这就是以步兵小分队为突击核心,突入战壕防线内部,使用适合战壕近距离作战环境武器,破坏对方防御体系,再进行掩护大部队进攻或者进行迂回攻击。这就是渗透突击战术,执行突击小分队称为“风暴突击队”。
星球大战里的帝国风暴兵就是借鉴“风暴突击队”的名称
风暴突击队在装备上放弃之前步兵的长步枪和刺刀这类不利于在战壕使用的武器,使用匕首、工兵铲等作为肉搏战武器,并携带更多的手榴弹,并开发适合于壕堑战环境的武器。
MP18冲锋枪,这种使用手枪子弹的近距离速射武器,研发目的就是作为战壕清扫器而使用,MP18在一战结束后大量被引入国内,被冠以“花机关枪”的称号。
火焰喷射器,也是一战中期间德国发明,在清除碉堡、暗堡内敌军效果非常显著。因其杀伤机制非常残忍,英法联军不止一次威胁俘虏火焰喷射兵就枪毙,不过早期火焰喷射器本身非常危险,恐怕根本没机会活到被俘虏。
在风暴突击队在进攻前,放弃之前的大口径火炮持续炮击,而是使用速射炮等短促且猛烈的炮火对敌方一线阵地火力点进行压制,并使用毒气弹等武器。当风暴突击队突入敌军阵地后,以电话方式联系炮兵,进行徐进弹幕炮击。
1917年9月,德军第八集团军指挥官胡蒂尔在里加战役时首次使用这种渗透突击战术,取得辉煌战果。3天之内撕毁俄军第12集团军防线,占领里加。以伤亡4000人的代价,歼敌2.5万人,由此这种渗透突击战术,也被冠以“胡蒂尔战术”。接着在1918年3月开始的代号为“皇帝挥剑”的春季攻势中,胡蒂尔再次大规模使用这种战术,指挥第18集团军沿索姆河两岸推进,在初期取得非常壮观的战果,3天时间里向前突破60多公里,俘虏5万多英军,一周后部队进攻到距离巴黎仅50公里。
奥斯卡.冯.胡蒂尔
虽然胡蒂尔运用这一战术取得一战期间西线最辉煌战果,有效撕破兼顾战壕防线。但是德军无法解决后勤补给问题,也无法及时将重型火炮向前转移提供支援火力。再加上大批美国远征军赶到作为预备队及时投入缺口,胡蒂尔取得的初期辉煌战果,未能转化为战略优势,在进攻势头衰竭后被迫转入防御,也未能扭转一战德国战败的命运。
渗透突击战术实质上是一种小型合成兵种部队的突击战术,这种战术实质上是特种部队战术的初期使用。这种战术爆发力强大,运用灵活,让对方难以防御,现代特种部队战术也是继续发扬这种战术。
古事今説,今説古事!
一战的进攻战术其实相比较二战要简单许多。一方面受制于当时的武器装备,另一方面还是收到一战之前战术的影响。
欧洲早期战争用的最多的也是最常见的战术就是“排队枪毙”,交战的双方列队靠近,在到达武器射程时重复开枪—装弹—开枪的动作,直到一方溃败。
一战前期已经武器的进步,后膛枪大量应用,双方的射程差距不大,开始挖战壕保护自己,进攻战术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一方在有限的炮火支援下高喊口号冲击地方阵地。因为这个时候枪支的射程已经设计频率的限制,这样的战术根据攻守方的实力对比会有不同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敌对双方对于进攻战术并没有太大的改进,依然是在炮火准备之后喊着口号向对方阵地发动冲击。
但是在一战时防御战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最为重要的是有了“收割利器”机枪,机枪的大量应用在战壕与铁丝网的联合作用下绞杀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在此阶段交战双方所使用的进攻战术多为炮火覆盖,然后步兵冲锋。所取得的战术效果并不明显且需要付出极大的伤亡。
在一战后期,德军与英军为了应对战争困局分别从两个方面做了战术提升。
德军的是“渗透战术”(又称突击群战术),利用装备优势的突击小队穿插地方阵线的结合部,渗透到敌军的防御重心破坏通讯、交通、补给路线,然后配合正面部队合击敌军从而用较小的伤亡换取战果。
这种战术是一战期间德军最为常用的战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术成果。而将突击战术真正发扬光大的是二战德军的伞兵部队,大胆穿插,破坏敌军的后方薄弱区域,配合正面扩大战果。
英国的战术比较直接,我们称之为“水柜”战术,也就是坦克战术的雏形。战术比较简单粗暴,利用坦克的防护性阻挡敌军的子弹,利用履带的功能越过战壕碾压铁丝网,用坦克的火力消灭战壕里的敌军,步兵伴随坦克扩大战果。
坦克虽然并不有实质性的改变一战的战术格局,但是却让二战战场打出了新的战术,“闪电战”就受益坦克技术的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沙皇巨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沙皇巨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